【每周一书】推荐丨《不老的自我:迟暮人生的意义源泉》
Kaufman, Sharon R. 1986. The Ageless Self: Sources of Meaning in LateLife.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本书作者为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资深医学人类学家考夫曼(Kaufman)。在书中,考夫曼通过丰富的案例呈现,聚焦老年群体对于自身生活体验的审视和的探讨,进而探讨在当今美国作为一名老人的意义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老龄学相关研究文献的不足与缺陷。
正如本书副标题所示,作者关注的重点是生命周期的延续性,即老年人是如何通过联结和整合他(她)贯穿一生的体验来建立其自我身份感。岁月沧桑的确给老年人带来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对于接受作者访谈的那些长者来说,老年体弱这一“自然规律”本身并不能成为有意义的身份建构。老年人的身份感源自他(她)们对自己整个人生的反思和评判的复杂过程。
作者对老年身份认同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她与60名70岁以上加州城市居民(白人)所进行的田野访谈,受访对象心智活跃而且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作者与这一群体中的15名长者进行了深度访谈和交流,其中六位讲述的人生故事(life stories)成为这部民族志的一个聚焦点。在书中作者围绕老年人“身份认同的构造组件”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当长者进行人生叙事时,他们会构想出某一主题,或者用“象征性的力量来呈现出某种意义的认知区域”(Kaufman 1986:25)。表达的主题都是与某一个体特定的情形相吻合。长者的讲述还“特别定义了一个持续不断的具有创造性的自我”(Kaufman 1986:149),这也正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处在老年期的人们并不是在突然之间就会有一系列的叙事主题(这与许多研究者的预想完全不同)。相反,是诸如他们生活遭遇中,对财务安全或自我决定的需求这类“主题”使他们渐渐有了对自我的认识和表述。正是这种主题的延展性和持续性促使作者关注到“不老的身份认同”和“不老的感知”。所谓持续性是指叙事主题不是处在固定不变的近乎静止的状态(这恰恰是定量问卷难以避免的数据呈现结果)。
作者认为:老年人是在变化需求中积极地寻找持续性,“他们在新的语境中通过调适来构想出现有的主题,故而一种熟悉的和统一的自我感知在老年阶段得以完美地呈现出来”(Kaufman 1986:152)。书中三个老年人生故事的陈述充分展示了个体身份认同和体验的独特性。作者基于观察,指出这些故事的主题是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属于特定的年龄段,并且为当事人在美国特定历史阶段成长的经历所塑造。在第三章中,作者阐明:诸如友谊和家庭纽带、社会经济身份、教育和职业工作背景等结构性因素就是她所收集的老年人生故事的意义之源。这些结构性因素为理解老年人如何做出选择和对人生际遇的反应提供了必要的语境。第四章着重审探讨诸如成就感、产出能力(productivity)和独立等价值观如何成为故事主题的基础。
作者对于长年坚守的价值观在老年阶段如何被“容纳”和适应的分析,应该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老年学学者通常认为:美国老年人在面临文化断裂时会紧紧抓住早已不合时宜和无法实现的价值观,牢牢不放。而作者却强调老年人价值观的持续性及其高度的调适性。正如书中的三个案例所示,老人们尤为擅长“在当下情境中重新解读其人生体验,使其具有新的意义”(Kaufman 1986:127)。本书的最后一章题为“不老的自我”。作者整合个体一生体验的叙事主题使老人能以坦然的态度对待自己人生的实际遭遇与(美国)文化对人生规划的(理想化)期待之间的落差。
比起作者的另外三部民族志(《愈疗者的故事》、《寻常医学》和《人之将死…》),《不老的自我》在影响力方面略差一筹。尽管如此,这部出版于31年前的作品对于当今从事跨学科老龄化定性研究的学者来说,仍有诸多值得关注和效仿之处。下列三点尤为值得我们重视:首先是如何克服老年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老年人“失声”的缺陷和不足,以丰富的田野资料弥补僵化的统计数据。其次是,如何在研究中关注将“老年”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局限在“年老体衰”的迟暮时段,将老年视作动态的人生,而非夕阳西下的瞬间。最后,是作者精心裁剪访谈材料和讲述“老年故事”的技巧,使全书在文本呈现方面比一般“定性研究”作品更为自然和流畅。
注:作者考夫曼在2014年秋应朱剑峰博士邀请曾来复旦短期访问讲学,2017年9月将作为资深复旦学者项目的特邀教授,在复旦大学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进行教学和科研指导工作。
考夫曼(Sharon Kaufman)